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27日 0 点赞 294 阅读
文殊山石窟 本书为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之一。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文殊山石窟的100多个窟龛。每个窟龛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编号、位置、时代等与壁画相对应的内容。图版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每个窟龛的总体布局、各个壁画的整体、每身造像的全貌及细部特征、壁画的全景画面及局部画面等。 著作推介 2019年08月26日 0 点赞 284 阅读
器成走天下:“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大展图录 中国航海博物馆与福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器成走天下——‘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大展”荟萃了近200件出水文物,是迄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碗礁一号”沉船大展。本书为特展配套图录,主要包括专论与图版两大部分。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10日 1 点赞 277 阅读
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一页手绘水彩文物,一页镜头般优美的文字,描绘近一百件具有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直观、准确地表现国宝级文物的气韵之美与细部之美,勾勒出六千年来中国文明发展的迷人图景。 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美术考古著作,重点不在对古物面面俱到的研究与欣赏,而是通过带有个人温度的文字,以使用者和创作者的视角,细腻还原一件器物背后的人和故事。历史是一出大戏,一件小小的道具也令人荡气回肠。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30日 1 点赞 248 阅读
文殊山石窟 本书为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之一。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文殊山石窟的100多个窟龛。每个窟龛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编号、位置、时代等与壁画相对应的内容。图版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每个窟龛的总体布局、各个壁画的整体、每身造像的全貌及细部特征、壁画的全景画面及局部画面等。 著作推介 2019年08月26日 0 点赞 216 阅读
北方民族考古(第7辑) 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书评五个栏目,收录论文24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20日 0 点赞 213 阅读
睡虎地秦简文字集释 《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厉“睡简”)指的是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及木牍。内容涉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19日 1 点赞 202 阅读
贸易陶瓷与文化史 在东方文化中,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素有交往,陶瓷是中国对外交往中重要的纽带。中国早期的贸易陶瓷是怎样的?日本出土的中国唐宋时代的陶瓷、『黑石号』沉船中的中国陶瓷,提供了我们可以找到的答案。中国与波斯的关系、与东南亚的关系、与韩国和日本的关系,在中国陶瓷的传播过程中亦可让我们从多方面有所了解。《贸易陶瓷与文化史》既可以了解中国陶瓷、中国对外贸易史,更可观察中国文化史。 著作推介 2019年10月16日 0 点赞 201 阅读
藏器:青铜器的文化与收藏 流行于商周时期至秦汉时代的中国青铜器,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本书选取各时代的代表性的器物,进行讲述。深入解析包括其制作工艺、审美内涵、文化价值,发掘其流传中的有趣故事,使读者能够对其有全方位的认识,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16日 1 点赞 187 阅读
铁凤风鸣:辽金东京地区文物 本书是一本以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举办的“铁凤风鸣——辽金东京地区文物展”展览中相关展品介绍为主的图录。书中选取了辽阳、沈阳两地以及周边出土的辽金文物,器物类型丰富,造型多样,制作精美。 著作推介 2019年08月27日 0 点赞 176 阅读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彩文物修复鉴赏 三彩文物的修复一般要经过清理、加固、粘接、补配打磨、全色、上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才能重现文物昔日的风姿,其背后的艰辛自非三言两语可道。这本三彩鉴赏集不同于其他的鉴赏集,编者精选了洛阳地区近几年出土的百余件三彩文物汇编成册,附上每件文物出土时和修复后的照片做对比,为读者展示它们的故事。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04日 0 点赞 176 阅读
琉光溢彩:王桐发、梁世平伉俪捐赠西洋玻璃器集萃 本书为天津博物馆藏的72件西洋玻璃器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文物和相关研究集中展示了17-19世纪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和波西米亚地区以及美国的玻璃艺术,不仅展示了手工艺制作和工业化生产,还对不同历史时期造型、装饰图案和技术进行了展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著作推介 2019年08月02日 0 点赞 172 阅读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十辑) 基本信息: 编著: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030622655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辽宁,面向国内外,以辽金历史地域文化、辽金文物研究为主体,兼及博物馆学与文物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及陈列展览等,以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内容包括辽金考古发现与研究、辽金历史研究和文物研究 著作推介 2019年10月15日 0 点赞 169 阅读
天心光明:东阳市中兴寺塔出土文物 本书集中汇总了中兴寺塔出土石碑、石函、经卷、小塔、造像、金银铜器、漆木器等文物资料,结合文字说明、高清图、拓本、线图等方式展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著作推介 2019年08月13日 0 点赞 168 阅读
战国秦汉时期南夷社会考古学研究 作者以区域社会考古学为研究导向,基于考古资料,通过典型文化事项和族群源流的个案研究,从不同角度深化对南夷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把考古资料引向社会结构和文明化进程层面进行分析,论证并阐释了战国秦汉时期边疆南夷区域早期文明化国家化进程。这既有利于深化对西南民族历史的认识,又提供了一个区域性多元文化互动与社会整合的分析框架。 著作推介 2019年09月12日 1 点赞 16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