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 沂南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31日 1 点赞 334 阅读
铁器时代 · 陕北画像石墓 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分布在陕西省绥德、米脂、榆林等地。20世纪初发现,但墓中画像石大部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陕西省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发掘了和帝永元十二年(100)的王得元墓和安帝永初元年(107)的牛文明墓等多座画像石墓,并收集了零散画像石近300块。这一带东汉时属上郡。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30日 0 点赞 306 阅读
铁器时代 · 南阳画像石墓 西汉晚期至东汉的画像石墓。分布于河南省南阳地区。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南阳博物馆等先后发掘了南阳杨官寺墓、襄城茨沟永建七年(132)墓、天凤五年(公元18)冯孺人墓等近20座。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29日 0 点赞 300 阅读
铁器时代 · 安丘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安丘县董家村北。1959年发现,1960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墓中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技法多样,集汉画像石艺术之大成。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画像石墓之一。墓主姓名无考,应为当时的高官显贵。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28日 0 点赞 219 阅读
铁器时代 · 徐州画像石墓 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分布于江苏省徐州市及其周围地区。清代以来不断有零散发现,但画像石大半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先后发掘了徐州、铜山、睢宁、邳县、东海、新沂等地的20余座墓,并收集了包括墓前祠堂构石在内的零散画像石300余块。1959年出版了《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25日 1 点赞 265 阅读
铁器时代 · 密县打虎亭汉墓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1960~1961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两墓东西并列,相距30米,墓主当为亲族。据墓葬规格,墓主的身份都应是当时的高级官吏。有人根据《水经注》记载,认为西侧的1号墓墓主为弘农太守张伯雅。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24日 1 点赞 525 阅读
铁器时代 · 辽阳汉壁画墓 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辽阳市北郊的太子河两岸。20世纪初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多座。属于东汉末的有北园墓、棒台子1号墓和三道壕车骑墓等,墓主均为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显贵。1961年国务院将这片墓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23日 0 点赞 254 阅读
铁器时代 · 望都汉壁画墓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砖室壁画墓。位于河北省望都县所药村东。1952、1955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先后发掘。1955年出版了《望都汉墓壁画》,1959年出版了《望都二号汉墓》。1号墓的墓主,据壁画内容推测,曾由河南尹升任三公。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22日 0 点赞 251 阅读
铁器时代 · 和林格尔汉壁画墓 东汉晚期的一座大型砖室壁画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西。1972~1973 年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等单位发掘。1978 年出版了《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据壁画内容及榜题文字,墓主曾被举为孝廉,再经由郎而出任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最后官至使持节护乌桓校尉。这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汉壁画墓。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21日 0 点赞 228 阅读
铁器时代 · 洛阳西汉壁画墓 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两座西汉晚期壁画墓。一座1957年由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墓主不明;另一座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据出土印章,墓主为卜千秋。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两座早期壁画墓。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18日 0 点赞 202 阅读
铁器时代 · 茂陵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策村之南。为西汉诸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葬于后元二年(公元前87)。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17日 0 点赞 199 阅读
青铜时代 · 丰镐遗址 周文王所建丰邑与周武王所建镐京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遗址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总面积逾10平方公里。年代约当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词条 2019年08月13日 0 点赞 305 阅读
铁器时代 · 汉代帝陵 西汉和东汉的皇帝陵墓。分别分布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其年代约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1970年以后,曾对西汉帝陵的方位和陵园形制作过调查验证,还发掘过西汉帝陵附近的陪葬墓。汉代帝陵的形制为中国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的影响。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16日 1 点赞 184 阅读
铁器时代 · 尼雅遗址 两汉魏晋时期西域诸国之一的遗址。位于昆仑山北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河北端以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东经82°45′稍西,北纬38°。学者大都认为,这里是《汉书·西域传》记载的精绝国,《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尼壤遗址。5世纪吐谷浑人入据罗布泊地带后,由于战乱与经济破坏,导致河流阻塞、居民离散。至7世纪中玄奘返唐经过时,此地已荒芜。20世纪初被发现后,曾遭A.斯坦因等外国探险家的掠掘。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15日 0 点赞 280 阅读
铁器时代 · 居延烽燧遗址 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和塞墙等遗址。分布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北起居延泽之西,自苏古诺尔以南的额济纳河(弱水)两岸,至毛目以南,在东经100°~101°30′、北纬40°~41°30′之间。边塞遗迹自东北斜向西南,全长约为250公里。始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废弃于东汉末年。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14日 0 点赞 147 阅读
铁器时代 · 三道壕遗址 ▲ 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模型西汉时期居住遗址。年代约当汉武帝至王莽前后。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郊,西汉时属辽东郡治襄平(三莽时改为昌平)。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1955年东北博物馆发掘。发现居住址、水井、砖窑、铺石道路,以及各种遗物19万件。这些发现为研究西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道壕村落遗址全图居住址共6座,都已残破,难以了解全貌,应是各不相连的6座宅院。各宅院间距约15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11日 0 点赞 204 阅读
铁器时代 ·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秦始皇统一岭南至西汉初文、景期间的造船工场遗址。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中山四路西段,旧称“禺山”,是汉代以来堆积形成的一片东西长约300米的坡地。遗址埋在坡地下5米深处,南距今珠江北岸1300米。1974年发现,1975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处作了试掘,揭出一部分船台区和木料加工场地。1号船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190±90年(即公元前240士90)。遗址上层出有秦半两、汉初半两钱,秦汉瓦当及西汉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10日 0 点赞 21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