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发现东周时期公墓群 出土400多件珍贵文物 10月30日,湖北省襄阳市,刚发掘出来的东周时期酒店墓地。近日,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位于高新区一块185亩建设用地进行了地下文物勘探,共发现墓葬136座。目前已清理墓葬100多座,墓葬形制多为土坑竖穴墓,少部分设斜坡墓道或壁龛;葬具为单棺或单椁单棺。这些墓葬排列有序,分组明显,推测是当时一处按家族埋葬的大型公墓。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31日 0 点赞 166 阅读
湖南资兴市发现一座西晋纪年砖墓 2019年9月5日,资兴市东江街道上灶坪社区后屋李家组因修建公路发现一座古墓,编号ZSLM1(以下简称M1)。9月7日-9月11日,资兴市文物管理所、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和郴州市博物馆共同完成了M1的抢救发掘工作。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文物,资兴市文物管理所联合湖南省文物考古所于2019年10月9日-11日对M1出土文物和发掘资料进行了整理。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30日 0 点赞 195 阅读
湖南安慈高速沿线新发现二处旧石器遗址 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东、西连接杭瑞高速和常张高速,途经安乡、津市、澧县、临澧、石门和慈利五县。这一区域是湖南先秦考古遗址的重要分布区,尤其是澧水流域的众多丘岗埋藏着大量旧石器遗址。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28日 0 点赞 143 阅读
浙江绍兴宋六陵二号陵园考古发掘再获重要成果 绍兴宋六陵,为南宋时期帝后陵墓攒宫所在。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号陵园遗址,基本确定了一号陵园的中轴线建筑(享殿)和园墙范围,并探明了该陵园内皇堂(墓穴)的具体位置与规模。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25日 1 点赞 146 阅读
北京地铁14号线景泰站附近发现古墓 考古挖掘正在进行中 10月20日,在景泰地铁站以北的工地上看到,部分工地范围已被围上绿色铁丝网,多名着“北京考古”制服工作人员手持铁铲等工具在内进行相关工作。透过铁丝网可以看到,多处考古坑内被清理出骨架,发掘点周围土体被夯平并标记号码。附近许多土堆被绿网遮盖。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23日 0 点赞 431 阅读
湖南常德津市澧水右岸新发现一处彭头山文化遗址 2019年5月10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津市市文旅广体局联合考古队在对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津市段沿线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时,新发现确认一处彭头山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津市市毛里湖镇樟树村十二组,澧水右岸一个当地人称苗儿岗的岗地上,故考古队将该遗址命名为苗儿岗遗址。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8日 0 点赞 247 阅读
河北峰峰矿区发现汉代陶制食器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获悉,当地发现一汉代陶制食器陶豆。陶豆是古代陶制食器,有盖,用于盛食物,商周以后流行。商周时期多青铜材质,战国、汉代以后多以陶质为主,是祭祀礼器组合中重要的一员。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7日 0 点赞 254 阅读
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四川石渠 新发现一处疑似古岩画遗址 8月7至10日,来自海内外的岩画专家和学者齐聚四川石渠县,围绕青藏高原古代岩画与石刻艺术的发现与研究、保护与利用开展学术研讨,并新发现一处疑似古岩画遗址。 考古前沿 2019年08月13日 1 点赞 185 阅读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发现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初墓葬遗存 2018年,那曲市班戈县境内经过科学考古首次发掘墓葬遗存——欧聂墓地。该墓地年代约为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初,即隋末至唐前期。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发掘成果填补了这一地区该时段物质文化遗存空白,对研究色林错东岸地区隋唐时期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6日 0 点赞 231 阅读
内蒙古辽上京发现两座大型宫殿遗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今年对千年前的辽国首都辽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两座保存较好的大型宫殿遗址。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6日 0 点赞 295 阅读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发现旧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遗存 兴隆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东南,地属长城以北的坝上高原。遗址区域平均海拔1405米。2016至2017年,国家博物馆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坝上地区局部开展了系统调查,发现该地虽在历史时期长期被游牧民族占据,但新石器时代遗址亦密集,特别是康保北部,平均约4平方公里即发现遗址一处。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5日 0 点赞 170 阅读
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考古新发现:整体建筑至少有三层屋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0日透露,西安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考古有了新发现,初步判断出唐代朝元阁是一组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整体建筑应该至少有三层屋檐。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5日 1 点赞 201 阅读
湖南老司城遗址谢圃地点调查简讯 湘西彭氏土司的权利中心,土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司遗址之一,于201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4日 0 点赞 157 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发布 10月9日,常州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暨中国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市召开,崧泽文化高等级聚落青城墩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对外发布。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对该遗址的文物保护和考古成果进行论证。副市长陈正春出席开幕会并致辞。青城墩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时期重大考古研究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的组成部分。该遗址位于常州市横林镇张村,南距大运河2公里,距太湖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1日 0 点赞 238 阅读
陕西华清宫朝元阁遗址考古清理出大型建筑基址 10月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始建于天宝二年(743年)的唐华清宫朝元阁,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唐代、元明等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一处,出土经火焚后的地袱、立柱及排列有序的石柱础、莲花纹瓦当、带字瓦、铺地砖、手印纹砖等。该遗址目前发掘面积已达850平方米,是一处难得的保存较为完好的皇家建筑基址,它的发掘无疑对研究中国大型建筑的结构、布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西北-东南航拍全景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10日 1 点赞 350 阅读
韩国海域发现2枚中国南宋印章 据韩联社30日报道,韩国济州岛西部海域发现2枚南宋时期的印章与印章盒,推测是中国商人所用。报道称,韩国海域曾发掘过元代印章,发现南宋印章尚属首次。今年4月至6月,韩国国立海洋文物研究所与国立济州博物馆一道,在济州市翰京面新昌里海域,对中国商船新安古沉船进行发掘作业时,发现了上述印章与印章盒,并于9月30日发布这一消息。其中一枚印章,长宽均为1.7厘米,高2.3厘米,印有“謹封”两个汉字,主要用于封 考古前沿 2019年10月09日 0 点赞 17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