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博物馆:明清青花瓷里的众生相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青花瓷器“圣地”在景德镇。这种以钴为着色剂的釉下彩,是在胎体白地上描绘纹饰,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匠造工艺上,它是独特的钴料与精湛匠艺的“合璧”之旅;审美情趣上,它是泥火锻炼后水墨间离效果的升华。它一味清纯的影像之所以在元,特别是明代能大行其道,从深宫大宅到寻常百姓都以拥有青花器为贵为荣,折射出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对美的普遍认同。随着青花瓷的外销,这种影响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 考古研究 2019年09月16日 0 点赞 287 阅读
明代 · 青花莲鹤纹素狮纽瓷熏炉(四川博物院) 明 · 嘉靖高39.4厘米,腹围23厘米1969年成都胜利公社四大队明墓出土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盖顶一精美无釉雄狮,脚踏绣球坐于其上,雄狮雕琢精细无比,嘴微张,香烟从口中缕缕而出,昂首回头,眺望远方,仿佛召唤着远处疾奔而来的同伴,富有动感的造型,使本来静止的狮子充满了活力,情趣盎然。盖部满绘折枝莲花纹。炉身绘有锦地纹和凤穿缠枝莲纹,其画工笔致粗犷,线条有力。双耳造型大方别致,犹如凤凰展翅,富有生 精品文物 2019年09月11日 3 点赞 238 阅读